☭工评社

☭工评社
在2015年因为夏天的庆盛工运,工评社新浪微博被封杀;因为秋天的骏达罢工,工评社新浪博客被封杀。但是,不久后的11月9日,工评社在谷歌博客上重生了。

工评社置顶推荐

2015年11月26日星期四

油田职工子女招工优待削减 主流媒体攻击为何振振有辞?(2014-5-28)

油田职工子女招工优待削减
主流媒体攻击为何振振有辞?


【工评社2014年5月28日社评】不久前,关于大庆油田职工子女的招工优待政策遭到削减、引发油田职工及其子女聚集抗议的事情,在国内各大报纸网站上引发了热议。事情缘起于今年4月初,大庆油田改变了持续多年的招工政策:部分“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子女不再直接选聘上岗,而是通过委托培训一年的方式,考试择优录取。4月8日开始,大庆油田上千职工及其子女聚集到大庆油田公司大楼前,抗议公司改变原有就业优待政策的做法。(4-29中国新闻周刊http://t.cn/8smzayH)

对此,各大媒体及许多网友都把矛头对准国企工人仅存的这项福利政策,认为这是垄断行业、央企、国企职工又一“特权”罪证,甚至是“国企‘接N代’是特权在野蛮生长”、指责“职工子女世袭这种逆潮流而动的行为”(新华社记者刘巍巍http://t.cn/RvUmXRI),认为是对绝大多数参与市场竞争的大学生的不公平(腾讯网今日话题编辑刘彦伟http://t.cn/8s0Fin9),更有人责难油田职工捍卫就业优待福利的抗争是“奇葩维权”(长沙晚报供稿者屈金轶http://t.cn/RvA0VkY)。

站在工人之外,脱离工人现实,只从抽象的社会角度评论事物的好坏,这种思路流行于媒体评论家和各种看客群体——甚至有些看客忘了自己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劳动者(高居劳动者之上的看客另当别论)。对于油田职工子女的就业福利,很多评论正是被媒体引导离开工人的现实生活,从“企业效率”“就业公正”的高调来谈优劣。那么,如果返回事实本身,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


油矿子弟工人的艰苦辛酸知多少?

主流舆论攻击职工子女就业优待政策,习惯性地抨击职工子女因此不求进取、不思上进。媒体报道中的那些不满包分配的年轻人似乎印证了这点。但大多数获得岗位的职工子女的工作艰辛与收入的比较,似乎远不如外人所想那么好。一篇集结了许多油田子弟心声的文章《油田青年看大庆分配制度》值得我们注意(http://t.cn/Rv2X2mz):

大庆网友@ghdashazi:“1.在零下30度和零上30度的天,你是否愿意随时随地待命干活?2.可能你会经常不在家里,在外面干一个月的野外活。3.有可能你需要爬高等等。”@碧水清荷:“大庆油田当机修工,冬天半夜零下40多度的时候安排他们值班去维修采油机,抢修输油管道,秋天刮大风的时候安排他们去爬钻探架。”@刘青松:“再加上,每晚派2-3名员工看守油井!以防被盗!”

尽管有自称大庆网友指“脏活累活全都给外雇的临时工干”,还有人说“从我认识的数个大庆子弟及听说他们身边其他人的工作情况来看,几乎没一个干的这种活”,但更有油田内部人@888以亲身经历证明“这些是一般油田子弟都要干的,人家要求包分配也包括这些,基层体验是必须的。”在油田上工作了13年的正式工人@斌评论中写满艰辛:“冬天晚上顶着零下40℃寒风在那干活。不夸张的说湿透的棉裤刚脱下就能立住!夏天顶着30几度高温在那干活在泥泞道路上抗一二百斤管子往井场送的时候,又有谁能体谅?”正如观察者网关哲所说,这至少说明油田工人苦,而且部分油田子弟在吃苦。

中石油是非常赚钱的大企业,尽管有媒体报道“已经呈停滞乃至下滑趋势”,但从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来都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峰值在2007年达到1400多亿,2013年也有1300亿)。而从腾讯制作的“中石油利润与员工成本”图表http://t.cn/RvG5ctK也可以看到所谓的员工成本十年来增长很快,到2013年已接近1200亿元(按中石油年报是1164亿元)。不过在这里,我们奇怪地发现,平日里对“人均收入”嗤之以鼻、对“被平均”义愤填膺的媒体,对“大庆人”收入的离散程度和分布却并不关心。中国新闻周刊根据中石油年报计算,包括正式职工和临时工在内的人均年薪13.48万元(http://t.cn/8smzayH),但这项统计显然包括了油田各级干部的薪酬。在百度贴吧上,一个自称“被分配回来的大庆人”如此质疑:

“「另外多说一句,在中石油年报上看到,集团在册正式职工544083人,临时工319741人,薪酬一年共1164.22亿元,人均年薪13.48万元,这是包括临时工在内的平均工资呢。」←我才看到这最后一句。人均13W年薪也太扯淡了吧!别的地方不了解,大庆基本都是三四千左右的工资,算上年终奖一万多,怎么算出来的人均13W,黑也不是这样的吧。不过要是算上王永春神马的,就呵呵了……”(按:王永春是中石油大庆油田总经理,去年8月被中纪委调查http://t.cn/z8ZL2JZ)

这位网友还说:“采油队的事儿具体不太清楚,但我同学很多回来也是各种脏活累活的”。

更多网友反映的月薪在1千多-4千多之间(以下继续引《油田青年看大庆分配制度》)。2012年分配入油田的大学生@云芷 透露,每月工资在3500左右;纯野外一线工人@斌证实“头些年一个月才拿到1500。这几年待遇好些了能拿3500。全算上一年能有7万不错了。”同在大庆钻井前线的网友@皮卡扑斌收入更加微薄,“而我工作十几年了,工资却是每个月两千多点大洋”。网友@可可夫妻两人都在大庆前线工作,“可我的薪酬是今年才能达到五万,我爱人是前线工人,一年也休息不了几天,累一身毛病,一年也赚不到八万,说油田工人一年十几万的,那是领导吧,我还真没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有赚这么多的。”在普通工人晒出的工资单中,最高不超过4500,最低的不到2000。另据新京报的报道,大庆油田新职工工作艰辛劳累,但平均年薪只有4万余元(http://t.cn/Rvwq89a)。

更有许多油田职工子女被派遣从事油矿工作,忍受着比正式工更低得多的收入和无保障、前途渺茫的工作,他们甚至是最近数年来各大国有企业竞相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新趋势首当其冲的对象。例如早在四年前内地就有从事油田井下作业的人士撰文披露:“为满足生产的需要,油田最开始自行派遣失业子女到缺员岗位就业。近几年来,随着石油工程单位的业务扩张,也开始面向社会实行了劳务派遣。劳务派遣这种新的劳动用工形式,越来越多地被油田所使用”(http://t.cn/RvGBtrJ)。主流媒体有意回避劳派在油田中蔓延的事实,却以报道塑造“油田子弟享特权”的刻板形象,其居心何在?

从上述情况我们可大致推断,油田一线职工的收入并不多,一个月2千到4千,这与广东深圳一个年资较长的生产线工人收入相当。员工成本的线性增长内容几何实在是一团谜,或许@anyoo网友的话揭示了冰山一角——“有本事把后勤跟干部削减了,现在的一线职工根本不算多。”


“职工子女受伤论”?

主流舆论有一种咄咄逼人的论调,认为包办职工子女就业甚至伤害了职工子女本身,认为包分配就像包办婚姻一样包办了年轻人的未来,让人沉湎安逸、按父辈设定好的程式生活。这种论调看起来说出了不甘于父母包办、勇于追逐梦想的年轻一代心声,还引用了大庆油田职工后代的网文,好像特别有吸引力。但是引用者似乎故意混淆了一个关键问题:导致年轻人被包办的,究竟是油田给予职工子女的权利呢,还是作为父母的职工对子女的压力呢?

同样道理,现在有很多人挤着头想进公务员队伍,但也有很多人不想进政府和事业单位,有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被父母逼着去考公务员、但他们是不情愿的,甚至很多人是为了应付敷衍父母而备考公务员,那么我们建议那些年轻人以合情合理的方式离开对父母的依赖、自己去找一份工作独立生活,而不是只会对父母的良苦用心发牢骚,更不是指责“公务员考试害死人”。你去不去参与考试领受那份权利,与那份权利本身是否合理,没有关系。请不要绑架年轻人追逐自己梦想的努力,来攻击职工的优待权利;权利可以享有,也可以放弃。


劳动者应该相互比贱吗?越贱越好?

有人会说,那么多人待业、在大庆找到更好的工作又不容易,为什么不到外地去找呢?为什么不像那些农民工一样到处去打工呢?难道他们天生就和农民工不同、不能一样干那些活吗?

这种论调包含着鼓励劳动者比贱的逻辑,倡导各个劳动者竞相放弃自身稍多一点的优势、向条件更差的劳动者看齐。这种逻辑隐含的前提是:劳动者就是贱,应该找待遇最贱的人作为全体劳动者的榜样,让全体劳动者都向工资最低贱的那些人看齐,劳动者的待遇越贱越好,因此——按这种逻辑——维护自己较高待遇的劳动者是可耻的,最能吃苦、还拿最低工资的老黄牛才是最光荣的。

我们认为,被资本家压得更厉害、待遇更低贱的农民工当然应该争取更好的待遇,而且他们也正在越来越多觉醒要争取更多的福利;例如20年前的农民工想都不敢想老了还能拿退休工资,但现在越来越多农民工正在争取自己应有的养老保险金。农民工到处漂泊打工,难道是因为大多数人一直都愿意这样?不是的。那是他们有他们生存的无奈,同时他们很多人还有城市工人没有的保障(例如土地承包权);反观大庆的油田国企老工人,他们也有他们已经不多的一些好处,同样也有他们的无奈(除了工资福利,他们就一无所有了)。每一个劳动群体都有各自的优越和无奈。

反之,无视每一个劳动群体的艰辛却夸大他们稍多一点的好处、鼓励劳动者竞相比贱,这些论调都同样只对资本家有好处、对工人分文好处没有。


主流舆论攻击工人权利的利益动机

主流媒体纵容更大得多的资本特权、干部特权乃至干部N代世袭,却攻击基层工人就业方面仅存的一点优待,当然不简单因为欺软怕硬,而是在为石油业的资本家及大股东投资者利益着想。5月21日人民日报很有意思http://t.cn/RvGcb4A,它讲到“部分国企搞近亲繁殖”对企业的三大危害:
1/使公司失去大量引进最优秀人才的机会;
2/大量员工子弟“接班”,易造成公司人浮于事、人事臃肿;
3/员工子弟大量进入还容易形成帮派和既得利益集团,内部协调成本增加。

上述三点用更直白的劳资利益语言说,那就是:

1/资本家背负对老工人的历史欠账——即包袱负担,失去同等价格购买更优秀劳动力的机会(姑且不说很多再优秀人才进国企也是派遣工身份);
2/看在老工人后代的份上,资本家还不能完全像压榨私企工人那样放开手脚(姑且不说很多做苦力的油田子弟还享受不到“人浮于事”的待遇);
3/工人子弟更容易抱团维权,资本家驯服这些工人要花更多工夫(姑且不说出来“闹事”的老职工及子女都是背景不够硬的,真正后台硬、吃空饷的人还用出来闹吗?)。

原来如此!说到底,就是中石油要买到更高性价比、更容易驯服的劳动力,要让年赚千亿的高管、老板和大股东们赚到更多利润,就要果断甩开对老工人的最后一些历史欠账,把工人彻底抛向市场,让各类工人充分地互相竞争厮杀,让老板更自由自在地挑选工人、驾驭工人、驯服工人。

一句话:让奴隶们彻底无权,让资本家的特权更彻底。


资方单方面削减工人福利 工人应争取违约补偿

当然,从目前实际的劳资力量对比来看,要一直延续招工优待分配政策并不现实。但是既然大资本的进攻早已是现实,而且攻势还将步步推进,那么就应该承认失利、面对现实,与其抱守残缺,不如有所反击。退一大步——即使按市场法则来说,中石油单方面变更职工福利,亦属劳动合同关系中的违法行为(参见深圳红花草劳工服务部的说法http://t.cn/RvGIN8A),职工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双方协商一致才能变更劳动合同约定内容)据理力争,要求资方中石油承担违约、违法责任,通过各种方式相当程度地补偿职工利益。

从工人利益着想,我们建议油田职工及其子女在维权时考虑两种诉求方向:

(1)对应着削减油田职工子女就业方面的优待,必须予以油田职工及其子女相当程度的补偿,如提高在职工人或退休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津贴,或职业培训方面的优待。

(2)要求中石油及当地政府广开就业渠道,首先为油田职工子女创造其他有保障的就业机会。


(责编:曜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